导读:《民法典》施行:2021年夫妻离婚不用再争房产了!婚姻是一个家庭的基石,和睦的家庭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自古以来都有各种关于婚姻的约束,无论是道德还是法律,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夫妻和谐。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通信的发达,我国离婚的比列不断上升。民政部数据显示,2019年依法办理离婚手续470.1万对,从2003年开始,离婚率已经连续增长17年。

夫妻离婚关于房产的问题,一直都有很大的争议,从2021年1月1日期,《民法典》就开始实施了,夫妻离婚按照新规来办理,对婚前婚后房产有了新的规定。大家还是了解点的好,以免吃亏。
离婚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协议离婚,一种是诉讼离婚。《民法典》对协议离婚设立了“离婚冷静期”。
离婚诉讼中,夫妻比较关注的问题,一个是孩子的抚养权,一个就是财产的分割。在《2019年婚姻家事法律服务行业白皮书》中,数据统计显示,离婚诉讼案件中,70.52%涉及子女抚养问题,85.25%涉及房产分割。
央行课题组在2019年的数据显示,城镇居民家庭中,实物资产占比达79.6%,而实物资产中住房资产占比达74.2%,76.8%的家庭有房贷,可见大部分人购买房屋是通过按揭购买的。不少家庭甚至首付也要借钱,在离婚的时候,房产如何分割就成了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法不外乎情。《民法典》中确定,婚前财产在婚后的增值,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男方的婚前财产在婚后的收益,如果一概作为个人财产处理,那么是对女方家庭贡献的漠视。如果男方婚前按揭购买了总价100万的房子,离婚时升值到200万,增值部分也凝聚了另一方的贡献,按揭还款是由两人的共同财产偿还,在离婚时应当给女方补偿。按照《民法典》的要求,夫妻在离婚时,房产分割上,明确了以下内容。

第一,区分了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是可以分割的。而个人财产,即使离婚也是属于婚前个人的。
《民法典》第1062条、1063条,对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作了区分。以下内容属于共同财产,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受赠的财产。
而以下内容属于个人财产,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受到个人损害获得的赔偿、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或者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因为有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区分,婚前买房和婚后买房,在离婚时的财产分割状况就会大不相同。
举个例子,小王在婚前买了一套房子,首付100万,贷款200万。小王结婚5年后,房子从总价300万涨到了500万,离婚时,用于首付的100万属于小王的婚前财产,而房价上涨的200万属于投资收益,即使房贷是用小王的工资收入来还,这套房子也属于夫妻共同所有,在离婚时参与分割。
但如果小王婚前有一套房,婚后又买了第二套房。那么不管第2套房写的是谁的名字,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因为买第2套房的钱是用夫妻共同财产买的,这项资产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民法典》对个人财产的定义中还明确,遗嘱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如果小王的父亲去世之前立下一个遗嘱,表明小王父亲的房子归小王一人所有,那么这套房子就属于小王的个人财产。

第二,明确了夫妻共同债务和个人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包括因抚养子女所负的债务、因赡养老人所负的债务、支付一方或双方的教育费用、医疗费用,正常的社会交往费用等,或者夫妻协议约定为共同债务的债务,离婚时,应当共同偿还。
《民法典》明确,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也就是说,自己借的债自己还,但是如果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举个例子,小王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为赌博欠了大笔债务,这笔钱是不需要对方帮忙还的。如果小王想卖掉房子来偿还赌债,小王的妻子可以要求分割共同财产。
再比如,小王和妻子在婚后,以夫妻两人的名义,贷款买了一套房子,用于孩子上学用,在离婚时,房贷属于夫妻共同的债务。

第三,明确了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和共同债务的清偿。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照顾女方和照顾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举个例子,小王和女朋友小张相恋多年,二人于2018年登记结婚。2017年小王就买了一套房子,但因为是期房,直到2019年才入住并办理产权证。小张用自己婚后的积蓄对房屋进行装修并买了家具家电。
前不久二人闹离婚,但小王坚持认为,房屋是自己用婚前个人财产购买的,不同意按照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但是,小张对房屋的装修和家具家电的费用应当作为夫妻共同财产,房屋可以归小王,小王必须补偿装修和家电费用中属于小张的部分。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的,由双方协议清偿。
值得注意的是,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在遗产分割时,应当将共同所有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
第四,明确了离婚时的经济补偿请求权。
根据民法典的要求,以下几种情况是可以要求多分财产的。
1.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在离婚分割共同财产时,可以要求该方少分财产。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以上行为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比如小王向妻子隐瞒自己年终奖20万元的事情,用20万元加上自己之前的储蓄买了一套房子,在离婚时,小王的妻子可以要求分割这套房子,如果小王的妻子离婚之后发现了这件事情,也可以重新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
2. 夫妻一方因为养育子女、照顾老年人或者协助另一方工作,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比如小王和妻子小李在生了二胎之后,由于精力不够,小李辞职在家,专门照顾两个孩子,成为了家庭主妇。如果在离婚时,小李没有明显的过错,小李可以要求多分财产。因为法律规定了,一方因为养育子女多负担了义务的,可以请求补偿。
3.无过错方有要求损害赔偿的情形。因对方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遗弃家庭成员或有其他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可以要求赔偿。

《民法典》施行日
“通过!”2020年5月28日15时08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编纂民法典,是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
其中,民法典明确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的筹集、使用情况应当定期公布。禁止物业服务人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
同时,民法典再次完善了防止性骚扰有关规定,将“文字、图像”纳入性骚扰的认定范围。继续完善关于高空抛物坠物的规定,规定发生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
此外,民法典回应地面塌陷伤人问题,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塌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并对因他人原因导致倒塌、塌陷的侵权责任作出了规定。
民法典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