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蘑菇是老百姓的家常菜,不过蘑菇的品种很多,常吃的为平菇,也叫侧耳,鸡腿菇现在销售的也比较多,也属于蘑菇一类。常说的蘑菇一般是指平菇。蘑菇养殖技术并不复杂,相对其他食用菌品种来说,技术要求简单不是太高,经过摸索学习,基本都能掌握,下面蛇农网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一下,简易露地栽培蘑菇技术。

1.jpg

一、培养料制作与接种

   1、营养基配制

   一般培养蘑菇的配料为锯末390kg、麦麸40kg、稻糠60kg,石膏7.5kg,多菌灵0.5kg,白糖5kg。放入干净的地面搅拌均匀,要注意多菌灵、白糖放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在干料中拌匀,加水多少,以手捏培养料,指缝间见水渗出而不滴下为度。然后开始装袋,装入三级菌袋内,蒸制杀菌,需要把装好的菌袋整齐地摆放在大锅中蒸制消毒。待热气将锅上苫布鼓起时要把钢丝绳松开,排出凉气5~10分钟后,重新把锅口绞紧,并在苫布上放两块砖以测锅内压力,等大锅完全上气后,苫布完全鼓起,同时两块砖在苫布上没有凹陷,这样的状态保持13小时后,即可出锅晾凉后接种。

   2、接种

   接种属于无菌操作过程,不能马虎,以免杂菌进入,导致接种失败。接种的前需要用稀释酒精洗手,接种时双手伸入箱中点燃酒精灯,将木棒汤勺在火焰上方烘烤后使用。打开三级菌及二级菌的袋口,用木棒由上至下,正中位置插入三级菌袋中至底,部用汤勺取二级菌种,倒入三级种的木棒插孔中,灌满后再取一勺放袋口处摊开,再用皮套或绳将三级菌袋口扎紧即可。

2.jpg

二、菌丝培养

   接种完成后,需要到培养室去培养菌丝,作为蘑菇培养室也需要有一点的要求,要求空气好,不积水,远离污染源,有加温条件,墙壁地面清洁,使用前用2%~3%来苏溶液消毒。菌丝生长需要充足的新鲜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培养架要牢固,一般5层架/20m2,放3000袋菌种。接种后要对菌室进行全面消毒。

5.jpg

三、露地栽培

   蘑菇也可以露地栽培,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数都是采用袋装栽培,管理方便,产量也比较高。其实,也可以露地栽培,早起种植都是采用这种方式。节省大量的成本。露地栽培蘑菇提倡一个“早”字,一般在3月15日~4月15日之间进行,最好在清明节前播种完毕,具体时间因地区及小气候而定。场地要求背风向阳通风好、远离污染源、排水良好、离水源近、出菇小气候好、便于肥水管理、运输方便的地块。

   下地料原料为锯末80%,麦麸8%,稻糠12%,石膏1.5%,玉米面3.5%,多菌灵0.05%。锅内加水距离蒸帘20cm,铺好屉布加热。水开上气后,开始撒料。撒料时要“勤撒、少撒、匀撒”,不可一次上料过多,造成上气不匀,产生“夹生料”。

   当下地料冷却到26℃以下时即可播种,先在畦床上撒白灰进行消毒,将地膜铺在畦床内,下地料倒在地膜上,摊平,然后将菌种掺进下地料中拌匀。用木板将料刮平,再将菌种撒在上面一层,用木板拍实,放上稻草,每把10根斜放在料面上,间隔10~15 cm,再在畦床中间沿畦床方向放一把龙骨草,草头接草梢,放好后将两侧地膜回折。每隔50cm,放一把通风草把,从中间折回,草头端压在地膜里,梢端露出覆土外,开始盖土,取畦床两边的土盖在包好的地膜上,盖土厚4~5 cm即可。

3.jpg

四、通风转色

   经过40天培养,菌丝穿透养料,上下洁白一致,气生菌丝浓密,培养料由棕褐色变为黄棕色,上下形成一个整体,此时需及时撤土揭膜加强通风转色。先用木耙子搂掉床面的土,再用小木板刮净余土,不能碰坏地膜,最后去掉膜上残土,打开地膜,轻轻拣出草把,不能带出菌料,再覆回塑料膜。

   从撤土揭膜至转色完成约需20~30天。菌料转色后形成色层,能保护内部菌丝,提高菌料的抵抗力,防止水分迅速蒸发,抵制病虫害直接侵入,防止过强光照的为害。增加菌料的机械强度。当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后,要在无风的阴天撤土揭膜。转色过程中,菇畦内要有充足的散射光,光线越足,转色越快、越好,但要掌握适度,绝不允许正午直射光直接照射菌料。菌料表面菌丝倒伏后,菇畦内的空气流通越好,越易转色,但要注意不能使菌料失水。

4.jpg

五、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是蘑菇种植中最关键的一步,它关系到蘑菇的出菇情况也就是蘑菇的产量和质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水分管理和温度管理。我们要保持养料的湿度,在出菇初期湿度一般是在百分之七十左右,后期慢慢的恢复到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左右即可,在浇水的时候,我们要遵循少量勤浇的原则。出菇房在发菌期间的温度最好是保持在十度到十八度左右,在出菇期将温度调高到二十到二十八度左右,这样可以加快出菇的速度。等到蘑菇长到一定大小的时候,就可以进行采收了。

6.jpg

六、采收、烘干、贮存

   蘑菇子实体形成后,必须适时采收,如果采收太早,影响产量,采收太迟,又会影响质量。一般在7~8分成熟时采摘,即菌膜已破,菌褶已全部伸长,为蘑菇最适采收期。保鲜菇应选朵形圆整,菇柄正中,菇肉肥厚,大卷边,5~6分成熟,菌膜未开,色泽深,菇盖直径3.5~6.0cm,菇体含水量低,无泥草、无虫害、菌盖无破口、保持自然生长形态。


 作者:新型农民(文章完)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