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水产养殖疾病防治:安徽省2020年6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进入六月后,安徽的天气比较热了,俗话说“吃了端午粽,就把寒衣送”,但今年端午节还早,就已经热的不得了。此时水温也会剧升到25~30℃;加上暴雨强对流天气,对水产养殖来说,需要更加关注。鱼类大量进食排泄,管理不好水质恶化,导致养殖鱼类感染病菌、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小龙虾缺氧(白斑综合征、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虾虹彩病毒病、虾肝肠胞虫病检测结果阳性率较高)、草鱼“三病”均进入高发期,广大养殖户应加强管理,及时预防,同时要注意缺氧泛池。 
水产养殖疾病防治:安徽省2020年6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一、病情预测 

   1、鲫鱼:易发生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鲫疱疹病毒-Ⅱ型、锚头鳋病、指环虫病、孢子虫病。全省池塘高密度养殖区为重点关注区域。 
   2、草鱼:易发生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中华鳋病、锚头鳋病、肝胆综合症,也可能会发生草鱼出血病 。全省池塘养殖二龄草鱼地区为重点关注区域。 
   3、花白鲢:易发生锚头鳋病、中华鳋病,并可能感染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全省池塘高密度养殖区为重点关注区域。 
   4、河蟹:可能会发生水肿病、水瘪子病、蜕壳不遂,池塘高密度养殖可能会发生烂鳃病,而颤抖病消失几年后,又会再度出现。当涂县生态养蟹区,无为县、芜湖县池塘养蟹区为重点关注区域,宣州区幼蟹养殖及其它养殖区也应关注。 
   5、小龙虾:6月份水温逐渐升高,小龙虾摄食量增加,残饵粪便排放增大,水质变差,白斑综合征(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虾虹彩病毒病、虾肝肠胞虫病监测阳性率较高),铁壳、头部、尾部水泡、腐壳、肠炎病常见。全省稻田养虾集中区为重点关注区域。 
   6、甲鱼:易发腐皮病、腮腺炎、白底板病,六月份是温室甲鱼移往外塘进行生态养殖的季节,怀远县、南陵县、无为县等龟鳖养殖区应重点加以关注与防范。 
   此外,六月份是各类鱼苗培育夏花鱼种的关键季节,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病高发,全省池塘培育夏花鱼种尤其是高密度培育的地区为重点关注区域。 

二、防治措施 

   1、预防车轮虫病,应适当向池内加水,调节池水有机物浓度,使用国标渔药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或商品治疗车轮虫病的药品进行治疗。预防或治疗鱼类锚头鳋、中华鳋病使用渔用敌百虫,国标渔药甲苯咪唑溶液等药物对锚头鳋很有疗效,对指环虫病也有一定效果(敏感鱼类慎用)。 
   2、预防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和没其他细菌性疾病,首先应加强管理,定期加注新水,调节水质,投喂优质饲料,并用生石灰消毒水体。根据2018年药敏试验结果,发病时选用病原菌较为敏感的国标渔药氟苯尼考粉、恩诺沙星粉、大蒜素治疗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和赤皮病。 
   3、预防草鱼出血病,在发病季节使用国标渔药碘附(I)或聚维酮碘全池泼洒进行水体消毒,也可用生石灰等消毒剂全池泼洒,同时内服国标抗生素类药物,有辅助治疗作用。 
   4、预防小龙虾疾病,6月份是稻田插秧期,水位低,需打捞过密的水草,勤换新水,秧苗返青后,如果第二次投放虾苗,有可能会出现肠炎、腐壳溃疡及尾部水泡,可使用0.3~0.5mg/L聚维酮碘泼洒消毒,严重时用恩诺沙星+三黄+Vc多维拌饵投喂治疗。 
   5、预防甲鱼病害,避免在放养过程中受伤,合理控制放养密度;投喂营养平衡的全价饲料,适量添加天然饲料;温室甲鱼移往外塘放养,做好雌雄分开养殖。放养初期使用生石灰等消毒水体,适当加水改善水质。国标渔药大蒜素、甲砜霉素粉、氟苯尼考粉等抗生素对治疗甲鱼细菌性疾病效果较好。 
   6、针对天气闷热可能造成的鱼、虾、蟹缺氧,应注意加强日常管理,注意观察鱼类的摄食和水质情况,发现缺氧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注入新水、采取增氧等措施。 
 
 作者: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文章完)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