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乡村医生是农村健康的最基础保障,大多数一干就是一辈子,这些人年龄大了会退休,一旦退休生活就没有了保障。现在老村医养老最新政策出台,下面我们来看看安徽省下发《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二零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乡村医疗的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之一,乡村医生是广大乡村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意见》明确,要落实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障、医保等社会保障待遇。这对村医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村医养老保障,分类落实
安徽省政府在该文件中明确,分类落实村医养老保障、医保等社会保障待遇。
村医养老问题的解决不能一刀切,不同群体的村医,有的是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老赤脚,有的是在岗多年的中专村医,有些是从定向培养的大学生村医,自然不能混为一谈,因此分类解决是较为合理的方案。
然而,分类保障如何落实?早在去年,国家下发的乡村振兴文件中,就给出了答案: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
1、各地要支持和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2、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乡村医生,可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3、对于年满60周岁的乡村医生,各地要结合实际,采取补助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养老待遇。
退出村医补助,有待提升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卫健委发布文件,公示了一批村医身份和工作年限认定情况。据悉,该年限为退出村医养老补助发放的依据。
该地沿用的是2019年的补助标准,未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退出村医,可享受退出村医生活补助。
具体而言,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根据其60周岁前从事村医工作年限计算补助标准:
1.累计满3年不满5年的,每人每月补助100元;
2.累计满5年不满10年的,每人每月补助200元;
3.累计满10年的每人每月补助300元;
4.累计超过10年至满15年的,每人每月补助320元;
5.累计超过15年至满20年的,每人每月补助340元;
6.累计满21年的每人每月补助360元;
7.累计超过21年至满24年的,每人每月补助384元;
8.累计超过24年至满27年的,每人每月补助432元;
9.累计超过27年至满30年的,每人每月补助480元;
10.累计超过30年的,每人每月补助528元。
每月最低100元,最高近528元,在今年的物价水平和生活水平之下,这一标准很难彻底解决乡村医生的养老困难,因此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政协委员:建议统一出台法律法规
从总体来看,目前村医尚未完全摆脱半农半医的身份,其没有基本工资的保障,待遇水平落后于乡村教师、兽医等岗位。今年,安徽省政协委员万瑞健曾发出建议,进一步提高村医待遇。
在养老问题上,万瑞健建议,国家或省级应出台村医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对村医的入职、培训、工资待遇和养老保障进行法律形式的规范。其中,他特别强调了,要强化养老保障,解决村医“后顾之忧”。
万委员非常认可要让在岗乡村医生参加养老保险,由政府对其给予一定的补助。同时,还提出,政府对乡镇卫生机构给予适当补贴,用于乡医参保不足的补充。
当然,对于已经离岗或者即将退出的老村医来说,参加养老保险并不现实,还是要不断提升他们的养老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