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水产养殖疾病防治:河北省2020年7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7月份,全省进入盛夏,是全年气温和水温较高的月份,各种水生动物生长迅速,摄食旺盛,池塘中残饵及排泄物增多,易造成水质恶化,水体中病原微生物增加,逐渐增多的恶劣天气变化易使养殖动物产生应激反应,各种病害开始增加。根据近几年同期河北省水产养殖病情测报监测数据,这一时期需重点关注以下水生动物疾病。 
水产养殖疾病防治:河北省2020年7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一、病情预测

   (一)锦鲤疱疹病毒病和鲤浮肿病:主要危害鲤鱼和锦鲤等,锦鲤疱疹病毒病发病水温为18℃~30℃,尤其在22℃~28℃易发生;鲤浮肿病发病水温为7℃~30℃,尤其在20℃~28℃易发生。内陆鲤鱼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二)白斑综合征:水温在18℃~30℃时易暴发,主要发生对象为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等。各对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三)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由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菌感染引发该病。特别是高温季节,水温持续在25℃以上时发病率高。突然大量换水或暴雨造成大量外源水进入可诱发疾病。主要危害鲤、鲫、鲢、鳙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内陆淡水鱼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四)细菌性肠炎病:淡水鱼主要危害草鱼、鲤、鲫鱼等,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水温在18℃以上时易发病并流行,25℃~30℃是流行高峰期;海水鱼主要为牙鲆、大菱鲆、半滑舌鳎等。内陆淡水鱼养区和沿海海水鱼工厂化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五)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是一种危害养殖虾类的细菌性疾病,主要危害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等。各对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另外,淡水鱼类需注意细菌性烂鳃病、车轮虫病等;海水鱼类需注意刺激隐核虫病等;中华鳖需注意鳖红底板病、溃烂病等。 

   二、防治措施 

   (一) 预防措施 
   1. 养殖池塘应做好工具消毒;及时调节水质或加注新水,定期用氯制剂、碘制剂或生石灰等对池水消毒,保持优良水质环境;适时开机增氧。 
   2. 保持合理养殖密度,关注天气变化,减少应激反应,加强巡塘,发现病情及时采取措施。 
   3. 提高饲料质量,在饲料中加入免疫多糖等提高水生动物抗病力;控制饲料投喂量,不过量投喂,投饵量宜控制在八成饱。 
   (二) 治疗措施 
   1.对于鲤鱼锦鲤疱疹病毒病和鲤浮肿病,应对发病池塘及相邻池塘进行隔离饲养,养殖工具、器具等需消毒并专用,死鱼无害化处理,发病鱼池的水禁止排放,限制发病养殖场病鱼的移动和运输;对正在发病的池塘,应停止投喂饵料、停止用药、停止换水;开机增氧,保持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减少应激刺激;对于锦鲤疱疹病毒病,可在饲料中添加抗病毒中药(三黄粉、大黄粉等)进行投喂;对于鲤浮肿病,可在发病4~5日后全池泼洒抗病毒中药(三黄粉、大黄粉等)1~2次,剂量为10克/立方水体。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病情。 
   2.对于对虾类白斑综合征,可通过改善养殖密度、泼洒复合微生态制剂及沸石粉改良水质、在饲料中添加Vc或复合维生素等增强虾类体质控制病情发展;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病情。 
   3.对于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可用恩诺沙星或氟苯尼考等拌饵投喂,同时对水体消毒。 
   4.对于鱼类细菌性肠炎病,可用恩诺沙星或盐酸土霉素等拌饵投喂,同时对水体消毒。 
   5.对于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可采取改善水质和底质、减少投喂量并在饲料中添加有益菌、间隔拌喂药物等控制措施。 
 
 作者: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文章完)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