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海南文昌鸡是有个享誉各地的优秀的地方鸡品种,也是海南省文昌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该品种养殖历史悠久,养殖有400多年的历史,西汉时期就比较有名。海南文昌鸡肉味馥香,有浓郁的农家鸡香味,百吃不厌等特色,荣居海南“四大名菜”之首。也是出口比较多的活鸡品种。下面蛇农网小编就来分享一下海南文昌鸡相关知识。

一、海南文昌鸡简介

   海南文昌鸡,海南省文昌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文昌市在西汉时建紫贝县,唐贞观元年(627年)改文昌县,历经2000多年,1995年撤县建市。是海南省乃至全国有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和将军县,是被世界誉为东方奇迹——宋氏三姐妹的故乡。文昌鸡是海南省的地方鸡种,已有400多年的养殖历史,具有皮薄嫩滑、肉味馥香的特点。 2004年09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海南文昌鸡”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二、海南文昌鸡分类

   中文名:海南文昌鸡

   产地名称:海南省文昌市

   品质特点:体型方圆,皮薄骨酥,肉质香嫩

   地理标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4年第140号

   批准时间:2004年09月29日

三、海南文昌鸡特点

   海南文昌鸡因产自文昌故名文昌鸡,是海南省地方优良肉鸡品种,具有四百多年的传统名牌产品,以其体型方圆,脚胫细短,皮薄骨酥,肉质香甜嫩滑,营养丰富,具有色、香、味、型、营养俱佳,百吃不厌等特色,荣居海南“四大名菜”之首。

四、海南文昌鸡环境

   文昌市属热带北缘沿海地带,具有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特点,属热带季风岛屿型气候。光、水、湿、热条件优越,全年无霜冻,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23.9℃,年最低气温0.3—6.6℃,出现在1月份。年平均日照1953.8小时。夏日日照最长是13.19小时,冬日日照仅10.57小时。年太阳辐射总能量为108.8—115.0千卡/平方厘米。

   文昌雨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干、湿季明显,春旱突出,常年降雨量1721.6毫米,平均1529.8—1948.6毫米。雨季主要集中在5—10月份间的汛期,雨量占全年的80%,对于发展热带农业生产条件十分有利。

   文昌地处海南岛的东北部,东、南、北三面临海,陆地面积248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600平方公里,碧海蓝天、绿树成荫、四季如春。文昌鸡就是在这样一个自然生态和丰富的人文历史中诞生,铸就了文昌鸡香甜嫩滑的独特肉质风味。

五、海南文昌鸡渊源

   《文昌县志》载,文昌从西汉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文化历史丰富的县城。

   据史料记载,文昌鸡约在1600年,随大陆移民引入文昌。

   对文昌鸡的描述,最早见于清代的《岭南杂事诗抄》。书中称“文昌县属有一种鸡牝,而肉若牧肉,味最美,盖割取雄鸡之贤,纳于雌鸡之腹,逐不生卵,亦不司晨,毛羽渐疏,异常肥嫩。以其法于他处试之则不可,故曰文昌鸡”。这种鸡是经过阉割的公鸡,海南俗语叫“鸡阉”。

   据传,文昌鸡的祖先发源于海南岛文昌县的潭牛镇天赐村,村里有几棵大榕树,树籽满落地上,树籽富含营养,家鸡啄食,体质极佳。从光绪年间开始,一代代的生化作用之下,就逐渐养成了身材娇小,毛色光泽,皮薄肉嫩,骨酥皮脆的优质鸡种。

   现代,文昌鸡以集约化的方式养殖,虽然没有那么多榕树籽可喂,却也是十分讲究。需在山场树林之中放养,给它一个空间,让它自由活动,并采食到充足的野果以及螺、虫、蜢等动物蛋白,一早一晚,还得喂养小量大米,糠和番薯之类的农作物,真正做到了原生态养殖。放养6个月后,鸡已可食。不过,宰杀之前,还需将鸡置于安静避光处笼养,禁止其随便走动,育肥60天左右,这便是文昌鸡的独特之处。

六、海南文昌鸡种群

   2004年,海南文昌鸡获得国家“地理标志”注册。

   2009年,海南文昌鸡获得国家“证明商标”注册。

   2016年,海南文昌鸡饲养量6500万只,出栏量达4780万只,种鸡存栏91万套,孵化鸡苗1.5亿只,规模养殖户1871家,产值19亿元,占文昌市畜牧业产值60%,从业人员2.6万人。文昌鸡出岛量达1716万只,占总出栏量的30%。

七、海南文昌鸡荣誉

   2004年09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海南文昌鸡”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2018年9月10日,该菜在河南郑州举办的2018首届向世界发布“中国菜”活动暨全国省籍地域经典名菜、名宴大型交流会上榜上有名。

   2022年10月,入选2022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八、海南文昌鸡保护

   地域保护范围:海南省文昌市现辖行政区域。

九、海南文昌鸡文化

   民间传说:

   文昌鸡是如何得名的呢?民间存在这样一种说法文昌的潭牛有个村庄,此村盛长榕树,榕籽营养丰富,成熟后落满地,家鸡啄食而生长,体制极佳。相传清乾隆年间,潭牛乡间有一老人家,为了在京城当翰林的儿子衣锦还乡时能吃上“鸡阉”,便把几只大阉鸡关在笼中用米糠、番薯喂养,儿子回来后吃了母亲育肥的鸡,觉得是“美食之冠”。后来翰林回京,便带了几只靠吃榕籽长大又精心育肥的阉鸡供奉皇帝,皇帝品尝后称赞曰:“鸡出文化之乡,人杰地灵,文化昌盛,鸡亦香甜,真乃文昌鸡也!”于是,鸡便因此而得名曰“文昌鸡”,因为是有皇帝赐名,所以村民便商定把村名改为“天赐村”,以示荣耀。由于文昌鸡作为贡品供奉皇上,后来每逢传统佳节,家家户户都以文昌鸡作为祭品祭拜祖先,生意人也把文昌鸡作为祭品供奉财神,这一传统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抗击非典:

   文昌鸡还有一段光荣的故事。在2003年全国抗击“非典”期间,4月7日的《海南日报》登刊了一篇关于广东医学专家论述喝鸡汤能预防感冒,并对“非典”也有一定预防作用的文章。为了增强北京医务人员的免疫力,能够专心抗击“非典”,1696只文昌鸡航运至北京抗击“非典”的特别医院——小汤山医院。文昌鸡在特别时期“飞”进了北京,并为抗击“非典”做出了贡献。2006年,文昌鸡被农业部正式认定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是国家家禽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地方鸡种。文昌鸡也因此被称为“国宝鸡”。

十、海南文昌鸡图片

7


6


1


2


3


4


5


 作者:品种之家(文章完)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