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新品种:早生615号简介

登记编号:GPD蚕豆(2020)350006
作物种类:蚕豆
品种名称:早生615
申 请 者: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育 种 者: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日本引进
特征特性:
鲜籽粒型。株高90厘米,单株分枝3~4个,叶片长卵圆形,主茎叶片15~16张,2叶形复叶5~6片。无限生长型,最低开花节位4节,主茎可连续开花6~10层。紫花,总状花序,每花序含小花2~5朵,小花长3.0~3.5厘米。从播种到开花40~45天,采青生育期120天左右,出籽率49%左右。荚果以2~3粒荚为主,2粒以上荚占单株荚重的90%左右,其中3~4粒荚占单株荚重42%~45%,2粒荚占单株荚重45%~48%;3~4粒荚占单株实荚数的35%~40%,2粒荚占单株实荚数30%~35%。鲜籽百粒重200~220克。摘心栽培初花期推迟12~15天,采摘时间相对集中。采收干豆全生育期135~150天(平均139天),出籽率70.2%,种子百粒重125克。干籽粒粗蛋白29.4%,干籽粒粗淀粉46.62%,鲜籽粒型粗蛋白7.1%,粗淀粉8.95%,粗脂肪0.24%、粗纤维3.2%、总糖12.6%。高抗锈病(冬蚕豆),高抗赤斑病(冬、春蚕豆),中抗轮纹病,高抗耐冷性(冬蚕豆),中抗耐旱性(春蚕豆)。第1生长周期亩产705.6千克,比对照阔白增产33.1%;第2生长周期亩产725.2千克,比对照阔白增产23.9%。
栽培技术要点:
1.种植时间:福建省适宜播种时间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福州以北可提前到10月上旬,福州以南可推迟至12月上旬。
2.合理密植:平整土地,畦面宽70~75厘米,沟宽30厘米,每畦1行,穴距25厘米,每亩密度2500穴,每穴2~3粒,每亩播量控制在6000粒、成苗确保在5000株以上,亩用种4~4.5千克。播前晒种1~2天,播种时尽量使种脐朝下。播后细土盖种3厘米,并灌水至畦面湿润。
3.科学施肥。基肥:整畦前亩用石灰25~40千克撒施,基肥亩用硼砂1千克,45%三元复合肥20千克和适量农家肥,穴施或条施。追肥:3片完全复叶期亩浇施尿素7.5千克,初花期亩施尿素7.5~10千克、氯化钾5千克,结合追肥除草培土一次。盛花期视苗情亩浇施尿素2.5~5千克。
4.水分管理:全生育期防止田间渍水,雨水季节更应清沟排水。开花期到成熟期要求土壤保持湿润,一般现蕾期、始荚期、鼓粒期灌水三次即可。
5.摘心打顶:苗期3片完全叶展开时,摘去主茎生长点,以促进分枝。当田间开花枝达90%以上时,应于晴天及时打去各分枝顶端一叶一心,将无花无荚的空枝和弱小分枝疏除,每株保留3~4个健壮分枝,以改善株间通风透光,并且每亩用0.5%磷酸二氢钾、0.3%硼砂溶液喷施。
6.病虫防治:前期主要用1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500倍防治蚜虫,盛花和初荚期再次喷施1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对防治蚕豆象。后期雨水季节注意用1:1:200波尔多液或1000倍多菌灵防治叶轮纹病,预防锈病和赤斑病发生。7.采青标准:豆粒种脐呈头发丝样的细黑线时及时分期采收。
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
适宜在福建冬季种植。
注意事项:
1.防止田间积水,注意排水,如遇干旱年份灌水应该速灌速排,避免过多水分在田中滞留。
2.雨水季节注意用波尔多液或多菌灵防治叶轮纹病、锈病和赤斑病发生。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