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仙人洞村-云南丘北福地、全国旅游扶贫“景区带村”模式示范点!云南是一个多山的省份,也是一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但由于宣传、以及经营等问题,还是有很多极好的旅游资源没有被外界所知。近日、仙人洞村被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旅游扶贫“景区带村”模式示范点。相信以后会有飞速发展,我们来看看。
仙人洞村-云南丘北福地
   仙人洞村位于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区双龙营镇西边,属普者黑景区核心区,距离普者黑村委会1公里,距离双龙营镇政府所在地14.2公里,距离县城13公里,全村占地面积4.02平方公里,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18.2℃,年降水量1174.2毫米。全村共196户980人,全村村民99.5%以上为彝族支系撒尼人。仙人洞村在双龙营镇生态环境、特色民居、特色人文、特色产业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在美丽乡村建设、文化旅游开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乡风文明等方面具有示范作用。随着全域旅游的加快发展,仙人洞村被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旅游扶贫“景区带村”模式示范点。
   青山绿水生态美。生态环境良好,林木覆盖率较高,有独特的山水田园风光,呈现出“山水相依,日月相惜”的独特景观化特点,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潜力。步入景区,就可以看见石峰或矗于湖泊之中,或兀立于草坪之上,均高百米左右,错落有致,形态各异。整个村庄山连山、水绕水,湖光山色浑为一体,蔚为奇观,更有甚者,山山有奇洞,洞洞藏秀水,皆可供游人留连观赏。现已开放的溶洞景观有月亮洞、火把洞、仙人洞等,各洞厅宽敞,景物迷奇。钟乳石千姿百态,各具大自然之造化神卫,让人叹为观止。月亮洞前有月牙潭,长30米,宽5米,潭水静如处子,色如琉璃,实为一大奇观。
   示范带动生产美。村级经济发展较好,全村经济总收入400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万余元。村民通过外出考察学习,不仅看到了差距,而且看准了机遇,思想观念发生巨大转变,“先富脑袋才能富钱袋”形成了共识,乡村旅游产业逐步兴起,拉动了仙人洞村农业、加工服务、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创业机会。党员干部和村干部自己带头干,将自家已盖好的一幢楼房拆除并按规划设计重新建盖,从房屋造型、布局、色调等方面都体现着彝族撒尼人民族文化特色,并对房屋内部进行升级,有效带动群众参与民居改造。全村村民思想的转变,真正达到了就地创业增收脱贫,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奠定了扎实基础。
仙人洞村-云南丘北福地
   村风文明生活美。村寨内村风文明和谐,道德风尚良好,村庄建设规划布局合理,居住相对集中,房屋结构主要是砖木结构,村容卫生整洁,各民族团结友爱,家庭邻里和睦,无重大案件和矛盾纠纷;注重移风易俗,生活方式科学文明。针对环境问题,村党支部采取多项措施对各种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建立完整的生活垃圾清运体系,聘请13名农村保洁员,配备了2辆垃圾车和2辆拖拉机,净化村内公共环境卫生。同时开展整顿村内门店、占道经营、夜市摊点,规范经营秩序。安排专人引导指挥停车,规范停车。
   文化融合人文美。仙人洞村积极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通过“美丽乡村+旅游+文化+扶贫”新模式,打造升级版旅游文化产业。首先结合彝族“花脸节”、辣椒节等节庆活动,把撒尼民族文化、荷花文化、辣椒文化、饮食文化等融入到旅游产业发展中。仙人洞村通过融合民族元素,村民自发举办篝火晚会、荷花宴、挖藕和打鱼活动,促进民族团结,为旅游和文化融合提供平台。其次对原有的宗教文化和毕摩文化进行收编整理,编演了《古老的仙人》《洗麻歌》《三胡舞》《火塘情》等50多个独具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歌舞,成立了6支老、中、青文艺队,展示多姿多彩民族风情,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用民族文化留住游客。最后依托国内知名剧组到普者黑取景等拍摄对普者黑风光进行舆论影响,用民族歌舞、民族文化、民族情等吸引千万游客,呈现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景象。
   仙人洞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背靠青山,前临绿水。仙人湖环绕在村边,万顷碧波,绿如翡翠,倒映着峻秀的孤峰和古朴的民居。湖里鱼虾肥美,水草随波摆动。仲夏时节,千亩野生巨荷竞相开放,白色的荷花处子般圣洁。微风吹来,村里弥漫着阵阵荷香。湖边是万亩田畴,泛动着墨绿的浪花。
   仙人洞村曾获得云南民族文化生态第一村、省级文明村、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集体和全国文明村的称号,有效提高了自身影响力和知名度,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之村、魅力之村和幸福之村。(内容来源:《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组委会》)
 
 作者:央视网(文章完)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