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国际,有很多的传统民俗节日。三月三就是一个古老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之日,也 叫“上巳节”!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那么2020年三月三是几月几日?俗称三月三的“上巳节”风俗和禁忌有哪些呢?下面蛇农网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2020年三月三是几月几日?俗称三月三的“上巳节”风俗和禁忌有哪些?

一、2020年三月三是几月几日?

   今年的三月三是阳历2020年3月26日,农历依旧,三月初三,庚子年 【鼠年】,己卯月,戊辰日。宜祭祀,扫舍,塞穴;忌栽种,作灶,安葬,嫁娶;
     农历三月初三,又称“上巳节”。春秋时期就已在流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习俗,也是多民族都要过的节日,对我国的文化影响比较大。在古代是特别盛世狂欢的节日,现代人少了很多了。

2020年三月三是几月几日?俗称三月三的“上巳节”风俗和禁忌有哪些?

二、三月三几日简介

   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三月三日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原始制度。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汉族为上巳节,有三月三拜祖先农历三月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

   现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定传统公众假日 ,该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

   其不仅是汉族节日,也是广西壮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歌节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据记载,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2020年三月三是几月几日?俗称三月三的“上巳节”风俗和禁忌有哪些?

三、三月三文化风俗

   1、汉族习俗

   汉族民众会在河南黄帝故里举行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2、壮族习俗

   壮族“三月三”习俗, 很多人只知道对歌谈情,其实壮族“三月三”习俗有很多,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也是有趣的节日习俗。

   包五色糯米饭:节前家家户户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女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

   抢花炮:在农历三月初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绣球传情:歌圩的绣球是姑娘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三月三

蓝靛瑶抛绣球

   打扁担: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

   对歌谈情:“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若有意就答应。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谊,唱爱慕歌、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他”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歌声更加甜蜜,遂订秦晋之好。

   打铜鼓: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瑶族群众过祝着节,南丹瑶族举行葬礼祭祀,南丹中堡苗族过春节或遇上喜庆时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

   碰彩蛋: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如今,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意头。

三月三

侗族习俗

   3、侗族习俗

   侗族“三月三”又名“播种节”、“讨葱节”、“花炮节”。侗家传说,古时他们总是以桐树开花时为插秧节。但有一年桐树没有开花,结果误了农时,只好逃荒到报京一带。为吸取过去的教训,每到三月三人们便吹芦笙唱歌、走访亲友,并相互提醒该忙农事了。侗族多于三月三这天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故亦称“花炮节”。

   4、瑶族:

   瑶族的三月三为纪念民族英雄,人们把这天取名为三月三,又名“干巴节”。每年三月三之前,瑶族男人都提前一个星期到老林狩猎、捕杀野兽,下河捞鱼摸虾,且烤成干巴带回家,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妇女们上山采摘小靛叶等天然染料,煮水后染成红、黄、蓝、紫4种颜色的糯米饭,用于敬献盘古。节日当天,瑶族人民放下手中的农活,集体休息1天,男人们读经书、喝酒、娱乐,姑娘和小伙子们则相约到寨子边的荒山上、树林里对歌、玩耍、谈情说爱。

   5、布依族: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贞丰、望谟等地布依族的民族传统节日。在传统的观念中,为了使全寨人达到“禳灾祈福、寨子安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目的,祖祖辈辈生活在北盘江畔的贞丰布依族人民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都要举行相应的祭祀活动。

   祭山活动是布依族“三月三”的主要活动之一。祭祀山神要在“扫寨驱邪”之后进行。“三月三”节日的这天,寨里的每户,除了一个男家长去参加祭祀山神活动外,其余老少听到祭山神杀猪前鸣放的鞭炮后都要上山去“躲虫”,也就是躲避各种虫害、灾难和瘟疫。布依族节日“三月三”,已经有了许多变化,成为布依族地区群体性的集会,有专门的歌舞表演,以及其他节日游艺活动。

   6、畲族习俗

   畲族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在畲族民众中,三月三是可以与春节相提并论的重大节日。此日,家家宰杀牲口,祭祀祖先。许多人家往往选择这天举办婚礼。节日里还要赶舞场,跳起火把舞、木拍灵刀舞、竹竿舞、龙灯舞、狮子舞、鱼灯舞。同时还有问凳、操石磉、腹顶棍、操杠、赶野猪等畲族民间竞技。

   7、黎族习俗

   农历三月三是黎族人民追念祖先、喜庆新生、赞美生活、追求爱情的传统吉祥节日。1984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和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报告,正式将三月初三定为海南黎族传统节日。这天人们都要早早起床,妇女忙着舂山栏糯米,准备过节食品,姑娘上山采撷染饭的树叶,男人们则合伙上山放狗打猎,下水抓鱼。家家户户杀鸡买肉备好酒,姑娘穿上盛装,披金戴银,且歌且舞,欢庆一年一度的三月三节。

   8、土家族习俗

   土家族的三月三是其“情人节”,也叫“女儿节”。节日当天,青年男女穿戴簇新,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欲选佳婿的女子服饰很有特色,上身左襟大褂衣袖短宽,滚有多道花边,下着内长外短、衣分多层的百褶长裙,佯装赶集,出售土产,等待意中人的出现;而欲选佳偶的未婚男子,则身背空篓,佯装购物。如男子看上哪位女子,便会上前“购物”,如女子中意“购物”男子,便会将土产低价售之,以示愿意以身相许,并随之退出闹市,择静处互通情愫。

   9、土族习俗

   土族传统节日鸡蛋会。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三月三日或三月初八日、三月十八日,因地而异。届时,在寺庙里举行献牲酬祭,请法师诵经跳酬神舞,以禳灾祛祸,保五谷丰登,人畜两旺。与会群众还随身携带许多熟鸡蛋,一是自食,二是相互敲击作戏。

   10、苗族习俗

   “三月三”苗族情歌节,是当地苗族同胞的传统节日,活动期间,在外工作的村民和外嫁的女子及邻近几十个村寨的青年男女都会齐聚于此联欢,因此“三月三”情歌节不仅是村民祭祖团圆和亲朋好友叙旧延情的节日,更是村寨青年谈情说爱的美好日子。

2020年三月三是几月几日?俗称三月三的“上巳节”风俗和禁忌有哪些?

安徽习俗吃蒿子粑粑

四、三月三禁忌

   1、少出游,免得好兄弟跟踪。
   2、晚上不要出门,这是好兄弟们的活动时间。
   3、不要去海边,免得不慎失足成了水鬼的替身。
   4、不要买车,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5、不要购屋,免得好兄弟住进来(当然也不要装潢)。
   6、拜拜时千万别说自己姓氏是谁,只要说请用即可。
   7、不要结婚,免得遭好兄弟眼红。
   8、姓名勿直呼,晚上不要穿戴绣有自己姓名的衣物,以免元神被附身,另外最好避免连名带姓的直呼别人名字,否则一旦给好兄弟听到后,会趁机取走他的三魂六魄,同时若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时,也千万不要立刻回头或回应。
   9、不要随便拍别人的头及肩,以免熄掉他身上的三把火,让好兄弟有机可乘。
   10、夜游时最好不要乱照相,否则好兄弟会入镜与你合影,手电筒也不要往树上乱照,以免惊动喜欢附着于树梢上的好兄弟。
   11、不可吹口哨,经过坟地时,口中要不断默念“对不起,打扰了!”并保持肃穆不可吹口哨,以表示对好兄弟的尊重。
   12、戴避凶物,身上尽量带着庙里求来的护身符、佛珠,或粗盐、糯米等避煞物,好让你趋吉避凶,使好兄弟们能退避三舍。
   13、收好衣服防鬼“借”,晚上睡觉或天黑以前,要把晒在外头的衣服收回来,以免被鬼借去穿。
   14、别乱靠墙休息,没事不要乱靠墙,因为好兄弟平时最喜欢依附在墙上休息,此举很容易引鬼上身。
   15、住家门口前别种容易卡阴的榕树,另外屋子内也别乱挂风铃,不玩碟仙、不上阴庙,这样可以减少阴灵上身的可能。
   16、不要随便捡起路边的钱,因为这些钱可能是好兄弟们的,要不然这些就是冥婚招亲用的。

2020年三月三是几月几日?俗称三月三的“上巳节”风俗和禁忌有哪些?

广西习俗

五、三月三历史记载

   农历三月初三,又称“上巳节”。春秋时期就已在流行。

   《论语》有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大约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

   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巳日多逢三月初三,魏晋以后,上巳节定为三月三,后代沿袭。“上巳”在汉代定为节日。

   《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ji,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chn,病),为大絜”。

   祓除也叫祓禊,即去水边沐浴。“上巳节”正处于季节交换,阴气还没有完全褪去,人容易患病,去水边沐浴可以祛除病痛和灾祸,并祈求福祉降临。

   魏晋时代,“上巳节”除了要祓禊之外,还演变为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们临水宴饮的日子,这成为“上巳节”另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

   唐以后,“上巳节”的习俗逐渐淡出。

   三月三上巳节自先秦至唐十分繁盛。从宋元时代开始,渐渐不显,笔记史料和文学作品中都表现了一种追古慕古的情怀。与此同时,寒食、清明、上巳三节呈现合并混同的趋向,最终寒食“并”入清明,上巳“躲”进清明。

   三月初三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但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这个节日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作者:蛇农网(文章完)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展开全部内容